【学术讲座】刈间文俊谈“中日电影人物的文武分工”
11月12日下午,应学院邀请,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亚洲共同体文化交流机构理事刈间文俊在艺术楼B222室作了题为《跟谁谈恋爱?——中日电影人物的文武分工》的学术报告,以表象文化论为方法对中日韩三国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入阐析。学院60余位师生聆听了报告。讲座由院党委书记晏国彬主持。
刈间文俊深入探讨了东亚国家间共享的传统文化基石与审美倾向,并观察到,随着地区经济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这些国家形成了紧密相连的影视文化市场。他以日本上个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101次求婚》为例,分析了并非“高富帅”的普通男主,凭借纯粹、真诚之心,以富有冲击力的告白方式,最终打动“女神”,获得爱情硕果的爱情片范式,在东亚国家市场足具吸引力。还以片中最为经典的告白场面为例,将日本原版、韩国版、中韩合拍版以及中国大陆翻拍的电视剧、电影版本中的相同段落进行了对比,并谈及各国在场面调度、情感表达、对白设计、演员表演等方面的微妙差异。
刈间文俊追溯了中日两国传统戏曲,阐释了影视角色中的“文武分工”。指出,这一分工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国古典戏曲行当中的小生和武生,日本歌舞伎中的“和事”(wagoto)与“荒事”(aragoto)。譬如: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即可对应武生,《流星花园》中的“F4”,则为小生角色。当代多元化媒介环境中,“文”“武”的界限逐渐模糊,三浦友和、唐国强和裴勇俊的角色转型,彰显了演员的与时俱进。《战狼》为中国电影树立了“文武兼备”的人物形象范式,呈现出武生“小生化”发展趋势。《都挺好》中的姚晨恋上“小生化”武生杨祐宁,采用了“遇强则强”的处理方式以迎合观众审美取向。影视艺术发展既要扎根于本土传统,又要不断吸收新的社会元素和强化国际视角。
附:刈间文俊学术简介
刈间文俊,博士,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亚洲共同体文化交流机构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中国当代文艺、表象文化论等研究。
在《日中经济月刊》《东亚》《扬子江评论》《表象论述》《文学的方法》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出版著作2部。从《小花》开始,《黄土地》《霸王别姬》等近一百部中国电影作品经其翻译介绍到了日本,在中日双方电影资料馆互相策划6次日本电影回顾展和中国电影回顾展;1985年所著的《中国电影通史》是日本第一部中国电影史,翻译的《少年凯歌》被评为当年最佳传记之一;也曾翻译介绍巴金《随想录》和新时期诗歌等文学作品,并被巴金在《随想录》里所提及。在汉语教学方面,编写大学汉语教材,担任NHK电视台和广播台的汉语讲座,策划日本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剧《牡丹亭》(担任艺术监督)。2013年9月24日荣获“江苏友谊奖”。
撰文:杨艺琪
摄图:王洪川
审核:晏国彬、何世剑、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