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心理健康宣传月系列活动 >>
【相信艺术的力量】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活动回顾
编者按:5月13日至6月6日,由艺术学院、艺术教育教学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工作处共同主办,艺术学院艺术润心社会服务团队、艺术学院艺心研究生党支部、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先进制造学院学工办联合承办的“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相继开展了以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表演、陶艺、成长性阅读为主题的13场训练营活动,帮助同学们体验用艺术表达心声、激发灵感、融入创作、温暖心灵的魅力,发现和发展不一样的自己,实现自我成长。本学期的训练营活动已全部结束,现予以简单回顾。
一、5月17日下午,“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二“声乐表演”在前湖校区学生公寓25栋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艺术学院音乐系胡福军老师和学生与来自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参加了活动。
轻松愉快的《你好歌》拉开了活动序幕,悠扬的旋律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紧接着是充满挑战的节奏模仿环节。在伴唱声中,同学们纷纷拍击打出精准的节奏,现场气氛热烈。
创意十足的“贪吃蛇”游戏,将传统游戏与音乐学习巧妙结合,同学们在游戏中不仅要灵活移动,还需根据音乐节奏变化做出反应,随着音乐节拍,同学们逐渐连成一线,“贪吃蛇”越来越长,随着音乐的节拍舞动奔腾,在律动中感受到音乐节奏的乐趣,同时锻炼了同学们的音乐感知和反应能力。
在“和声练习”部分,同学们共同体验不同声部的演唱和融合。胡福军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让学员们体会到了和声之美,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共同创造出和谐的音乐篇章。全体学员分声部学唱了北京冬奥会主题曲《雪花》,这首歌曲以其纯净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弦。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技巧,更通过歌声传达了对团结与和平,希望与未来的向往。
在乐器体验环节中,胡福军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手鼓、沙锤、铃铛等各种乐器,引导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节拍和旋律的魅力。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们纷纷拿起乐器,跟随着引导,奏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这个环节的设置,学员们不仅掌握了节拍的技巧,更是深刻体会到了每种乐器独特的音色与魅力,激发了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热爱。
在欢快的《再见歌》中,活动落下帷幕。同学们不仅提升了歌唱技巧,更是在音乐游戏中增进了友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声乐之旅。音乐,跨越了语言的界限,穿透了心灵的壁垒,让同学们在共同的节奏与旋律中找到了共鸣。
二、5月19日晚,“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三“器乐训练营”在前湖校区学生公寓25栋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艺术学院音乐系刘含柱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葫芦丝鉴赏课。来自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的10余名同学参加了活动。
起初,同学们大都对葫芦丝不甚了解,担忧是否能在接下来短短几节课的时间里学会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刘含柱老师引用王中山先生所言,告诉同学们葫芦丝、钢琴,古筝一同被称之为三大“傻瓜乐器”,并亲自拆卸葫芦丝内部结构让同学们观察,这打消了同学们的顾虑。随后的节奏练习带给了同学们较大的挑战,由于每个人对时间的把控程度各有差异,总是会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在刘老师的指挥下,效果大为改观。有时因为从众心理,一位同学出现失误就导致了多数同学也出现差错。针对这种现象,刘含柱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我们要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大家只有先找准自己的节拍,才能组成集体的大节奏。”
在课程的最后,刘老师以一首傣族民歌作结。听着刘老师的倾情表演,同学们仿佛进入了雨林秘境,看见傣族小伙在林中舞动,听到露水从叶尖滑落,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葫芦丝,这一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以其独具特色的音域,在同学们心中涂上了一抹明快的底色,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活动圆满结束。
三、5月21日下午,在艺术楼B325教室中举办了“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四舞蹈训练活动,旨在通过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提高同学们的舞蹈水平并激发学生们的美学能力。来自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舞蹈系邹志辉老师进行指导。活动开始,为了缓解尴尬的氛围,邹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五分钟的冥想,帮助同学逐渐放松心情。紧接着,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些简单的基本功训练,进行一个简单的热身。然后,教授了同学们现代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在展示的同时,邹老师还细心讲解了日常热身小技巧。最后,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做拉伸运动,落下帷幕。同学们在舞蹈的律动中感受到了随音乐而舞的乐趣。
四、5月23日下午,“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五“成长性阅读训练营”在前湖校区学生公寓25栋汇智厅举行。艺术学院美术系马春灯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书籍《减压脑科学》,并且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来自信息工程学院和先进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刚开始时,马春灯老师看出了同学们的紧绷,便借同学们的微信名称和同学们交谈,让活动氛围变得轻松,同学们也更加放松。老师趁热打铁,简单介绍了一下课程的来历和自身的经历,便开始和同学们分享书籍——《减压脑科学》。
老师侃侃而谈,将书中的内容与他自身的经历结合讲述,不仅让大家了解到关于压力的种种知识,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到阅读的意义,以及阅读给人带来的巨大好处。
通过成长性阅读训练营活动,同学们不仅知道了一本好书,而且还了解到关于压力的各种知识,也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情操,让人身心放松。
五、5月23号下午,“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六“陶艺制作与放飞思想”在艺术楼A区负一楼举行。艺术学院美术系吴旻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陶艺制作的技巧与陶艺制作的历史由来。来自信息工程学院与先进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随后的实践环节中,同学们纷纷化身陶艺小匠,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陶艺作品。他们或专注地揉捏泥土,或细心地刻画细节,或热烈地讨论着创作灵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感受到了陶艺制作的乐趣与挑战,也体会到了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
六、5月31日晚,“相信艺术的力量浸润计划——艺术润心自我成长训练营”系列活动之七“戏剧表演”在前湖校区学生公寓25栋学生活动中心举行。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系封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绘声绘色、绽放自我的戏剧表演训练课。来自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的同学们参加了活动。
艺术是生活的镜像,生活给了艺术再创造的灵感和力量。封勇老师从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这一角度出发,引领同学们深究艺术的特色,提出了展现艺术这一过程的三个重要特质,即信念感、想象力与感受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封勇老师坚持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双管齐下的教学方式,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穿插着几个无实物表演的练习。封勇老师让同学们跟随他一起完成抛苹果、吃香蕉、嗑瓜子以及对垃圾的清扫等简单的小练习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艺术的基本元素与特质,同学们在完成各个无实物小练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渐入佳境,对物体的感知能力也因此得以提高。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封勇老师对同学们说道:“所谓表演,就是将虚拟的人物与场景真实地呈现出来,将虚拟的事物用最真实的体验去呈现出来。” 封勇老师从基础环节抓起,进而与同学们一起对戏剧表演各个部分展开了进一步探讨。在无实物表演的基础上,封勇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举杠铃、打羽毛球与抬玻璃等运动性表演来帮助同学们从动作性的表演上深入领悟戏剧性表演的特色与关键。
封勇老师还分享了有关评判演技的三个标准:专注度、投入度与相信度。“行之力则知愈进”,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认识这些理论,他引领同学们展开了下雨避雨、食堂打菜及老师与学生等小的训练项目,帮助同学们在自由小品的亲身参与中逐步领悟到戏剧性表演中如何对演技进行评判以及在戏剧表演中事物发展趋势与个人应变能力之重要性。
在三个小训练过程中,每个参与者都颇有感触:“戏剧表演有着强烈的互动性与参与感,引领我主动参与剧情的解读与情感的共鸣,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和提升自己的同理心。”“通过戏剧表演,我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探索不同的选择,预演未来,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艺术并不只是艺术家们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言语、文字、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让生活充满色彩和快乐。
供稿:尤兆林
审核:晏国彬 陈灵华 郁宏康